不久前的一天,记者曾在公安大学接受了美国测谎协会一位专家的测试。当天中午,在蒙住那位专家的双眼后,记者与另两名工作人员同时站在专家身边,并由记者从专家上衣兜里悄悄拿走了一支钢笔。2小时后,那位美国测谎专家对在场3位“嫌疑人”进行了测谎试验。第二遍测试结束了,看着测谎仪上记录下的记者的各项生物曲线,那位专家狡黠地对记者笑了笑说:“我看下一位不用测试了,你可以把笔还给我吗?”显然记者没有逃过测谎仪的严查。
所谓的心理测试技术,是以生物电子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借助计算机手段完成的对人物心理的分析过程。按照心理学的分析,作案人在作案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心里会反复重现作案时的各种情景,琢磨自己可能留下的痕迹,甚至想不琢磨都无法克制。每当被别人提及发案现场的一些细节时,作案人的这种烙印就会因受到震撼而通过呼吸、脉搏和皮肤等各种生物反应暴露出来。这种细微的反应被测试仪器记录下来后,便汇集形成或者知情、或者参与的结论。
在一座北方小城曾发生了一起武装抢劫运钞车案件,但案件的侦破却一直毫无进展。无奈之下,当地警方请来了公安大学测试中心主任武伯欣对犯罪嫌疑人朱军进行测试。连测两遍,朱军都没有任何异常反应,结果显示朱军毫不知情。在参与测试的一位当地民警的要求下,又进行了第三遍测试,但题没问完武伯欣便已放弃了提问,结论仍然显示案件不是朱军所为。于是侦办人员极不情愿地释放了朱军。一位刑警队长说:“武老师,能不能再给朱军测一遍?我们辛辛苦苦忙了这么长时间,不可能不是他干的。”听到这话武伯欣肯定地回答:“这个结论绝对没有问题,再做一遍就要出错了。”当晚一名银行保安员在测试后终于露出了尾巴,几天后,几名抢劫嫌疑人终于落网。
按照科学规律,心理测试时受测人必须在自愿、体能充沛等状态下进行,同时还要保证问题的中立性。但目前案件中负责测试的人员中,经过严格相关培训的人员并不多见,这使得心理测试题的水平大打折扣,一些公安人员在经历了一段艰苦工作后也会发生“偏执”。例如,测试人员有可能问出“你案发当晚是否到过现场”之类的不严谨问题。由于被测试人很可能此前被侦办人员多次严厉地问过这一问题,因此强烈刺激后留下的记忆会使被测试人生物曲线仍出现异常反应。
与此同时,另一个亟待在法规中明确的是,除政府执法机构外,任何社会单位都被禁止使用心理测试技术。这将避免滥用测谎技术给人们带来猜疑、恐慌乃至冤案。
(《生活时报》2001.3.23)